(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瀏覽)

臺灣處於地震、颱風頻繁地帶,加上全球氣候劇烈變遷,旱澇交替頻繁,懸浮微粒物質災害等,近年已成為居民生活的新威脅。此外,諸如大型群聚活動公共安全、複合式災害及大範圍空污等新興型態災害,也都是政府災害治理必須面對的新挑戰。另外,在此經濟全球化的時代,世界各國、企業已成為生命共同體,一旦發生無法預知的天災如地震、颱洪等,因產業斷鏈所產生的骨牌效應,將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至世界各地,企業若無法迅速恢復營運能力,將導致自身與上下游供應鏈等相關業者財產與聲譽的損失。有關企業面對天然災害威脅之災前減災、災時應變與災後復原等一系列
營運持續計畫(Business Continuity
Planning,BCP)的重要性也更被凸顯出來。由於災害治理的複雜程度提升,未來更須汲取過去經驗,加速利用新科技導入智慧防災應用,並參考先進國家做法,制定國
家未來長期的災害防救目標與策略,並且帶動智慧防災科技的產業化發展。
臺日地理環境類似,經常面臨颱風、地震等天災的威脅,都對自然災害的防災、救災或重建措施具有相當的經驗,因此臺日產業在防災監測、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等面向可以進行科技交流合作,除了解決「災害社會」問題之外,更可拓展東協等亞洲新興市場智慧防災系統領域的潛在商機。本次研討會邀請臺日雙方專家學者齊聚一堂,針對智慧防災科技議題進行分享與討論,以凝聚共識,並帶動臺日在防災科技領域與產業化應用的共創發展。研討會採中日文同步口譯,全程免費,敬邀各界先進共襄盛舉、踴躍報名參加!
|
|
|
 |
主辦單位: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科技交流委員會 |
 |
指導單位:經濟部技術處、臺灣日本關係協會 |
 |
執行單位: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|
|
|

|
|
演 講 者 Speaker |
13:00 - 13:30 |
報 到 Registration |
13:30
- 13:40 |
【 主辦單位致詞】 |
何美玥(Ho, Mei-Yueh) 主任委員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科技交流委員會 |
|
【 貴賓致詞】 |
星野光明(Hoshino, Mitsuaki) 首席副代表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 |
|
13:40 - 13:50 |
《 紀念合照》
|
13:50
- 14:40 |
|
主持人:程家平(Cheng,
Chia-Ping) 副局長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|
|
13:50
- 14:30 |
近年氣象資訊的改善與活用智慧防災科技 措施之介紹 |
西出則武(Nishide, Noritake) 資深顧問/特任教授
富士通株式會社/東北大學 |
14:30 - 14:40 |
Q & A |
14:40 - 15:00 |
交流時間 Coffee Break |
15:00 - 16:20 |
|
主持人:林沛暘(Lin, Pei-Yang)
研究員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|
|
15:00 - 15:40 |
如何保護人們避開地震傷害 |
佐佐木和男(Sasaki, Kazuo) 代表取締役
株式會社CHALLENGE |
15:40 - 16:10 |
地震預警系統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(EEWS) |
林大鈞(Jim Lin) 董事長
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16:10 - 16:20 |
Q & A |
16:20 -
17:40 |
|
主持人:賈新興(Chia,
Hsin-Hsing) 總監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有限公司 |
|
16:20 - 17:00 |
通過早期應對減輕暴雨災害損失
的技術與應用 |
奥野峻也(Okuno, Shunya) 室長 株式會社構造計劃研究所事業開發部氣象防災商務室 |
17:00 - 17:30 |
物聯網技術與智慧防汛網應用 |
吳文峰(Wu, Wen-Feng) 副總經理
昕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17:30 - 17:40 |
Q & A |
註: 主辦單位保留變更議程及講師之權利 。
|

|